地沒勁!根系弱!土壤改良勢在必行!老棚土壤改善方法匯總!
一般來說,種植多年的老棚土壤養分含量高,按說作物的產量應更有保證才對,但是一些老棚作物產量不僅不會有所提高,而隨著肥料投入增加,產量卻越來越低,甚至有的棚室連作物的正常生長也不能保證。對于老棚,要想維持作物的產量,應該恢復土壤的良好狀態,因此就不能按照原來的習慣進行施肥了。
老棚土壤多存在哪些問題?
1、老棚礦質養分含量高,有機質相對較少
棚室種植多年以后,特別是在“重化肥輕農家肥”的觀念下種植棚室,多會出現礦質養分超標、有機質含量不足的情況。土壤當中的團粒結構并不是始終存在的,而是不斷形成也在不斷被消耗。如果長期大量使用化肥而忽視了有機肥的使用,團粒結構越來越少,土壤便更容易板結和鹽漬化,再繼續投入化肥就會使土壤環境更加惡劣。
(1)連作障害 連作蔬菜由于長期施用磷酸鈣、氯化鉀等酸性和生理酸性肥料,過量施用氮肥,使硝態氮大量累計,有機肥用量少,土壤緩沖性差等因素,致使土壤酸化嚴重,植株易發生死苗、缺株、生長點壞死等現象。
(2)鹽分聚積毒害 設施栽培,既由于不合理施肥,又缺少雨水淋溶,致使施肥過程中產生鹽分在耕作層大量累積。據測定,土壤全鹽濃度達到0.30%-0.50%時,因高于植物細胞溶液濃度,作物吸水困難,易發生凋萎。
(3)二氧化氮和氨過剩中毒 在溫室蔬菜施肥上往往偏重于施氮肥,忽略了氮肥過多的情況下,銨態氮易轉化為亞硝酸NO2氣化,造成蔬菜葉片、葉背產生白斑和黃小斑點等肥害癥狀,同時植株內游離氨過多,病蟲害極易侵染。
(4)養分失衡造成生理缺素障害,不合理施肥造成養分失衡
①化肥與有機肥施用的不平衡。往往化肥用量大,有機肥受肥源、茬口、田間耕作管理的影響,施用量不足,影響蔬菜的自然品質。
②氮、磷、鉀施用的不平衡。往往氮肥過量,鉀肥缺乏,導致氮肥利用率下降,施肥成本增高,肥害增多。
③大量元素肥料和中、微量元素肥料施用不平衡。由于某些元素間存在拮抗作用,氮磷肥過多,降低了鈣、硼、鋅等養分的有效性,蔬菜連作地易發現鈣引起的番茄早、晚疫病和臍腐病等,缺硼引起蘿卜、芹菜莖裂病,使葉片扭曲、變厚、變脆等。
2、極低的養分吸收利用率
老棚往礦質養分超標不是短時間內形成的,而是由于大量的礦質元素在土壤中積累固定,這些無法吸收的養分又進而影響到其他元素的吸收(以拮抗主),使得土壤的供肥作用名存實亡。
3、土壤生物和微生物越來越少
隨著土壤有機質的降低,土壤中依靠有機物質生存的生物和有益微生物因缺少食物而減少,有益生物的減少會使得土壤更加板結,而有益微生物的減少則會降低對有害菌的抑制能力以及對養分的轉化能力,于是老棚便出現更多的土傳病害。
如何改善老棚土壤?
1.底肥應以純有機肥為主。
老棚在選擇有機肥的時候,不要再使用含鹽量高的有機肥,比如雞糞、鴨糞、豬糞等,而是使用礦質元素含量少的有機肥。禽畜糞肥中,羊糞、牛糞相對來說有機質更高,含鹽量更少,適合作為老棚底肥。
2.逐步提高用菌量。
有益菌在老棚蔬菜生產中十分重要,一方面通過有益菌的補充,抑制逐步蔓延的土傳病害,另一方面提高用菌量促進土壤中有機質及被固定的礦質養分的分解轉化,降低土壤中礦質養分的殘留。同時有益菌還能保護和促進根系在惡劣土壤環境中的生長。

腐植酸有機菌體肥-黑土地-蕊豐禾-豐禾
本品為我公司在腐植酸工業協會、山西省農科院微生物實驗室技術支持下,采用高品質原始礦源腐植酸,經公司自主全息微碳裂解粹取技術,增加磺酸基,使腐植酸有了極強的生物活性,更強的抗硬水作用,有廣泛的地理適用性。
本品所添加的高蛋白植物油粕、草炭、糖蜜粉等經二道生物菌發酵后,并再次加入枯草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膠東芽孢桿菌等五科十屬八十余菌種,菌株有極強生存力,耐適應性,繁殖力。
本品可滿足植物對多元營養需求:含有C、H、O、N、P、K、Si、ca、Fe、zn等十六種大中微量元素。本品可增強作物吸收能力,激發作物潛力,誘導植物信息源,穩定遺傳基因,增強植物免疫功能和抗逆力。本品含有豐富的有機質,可快速形成土壤團類,土壤肥沃;并為土壤微生物提供豐富的食物,形成土壤微生態生物鏈,抑制雜菌、有害菌、土傳病害的發生,快速壯根、養根、護根;
對貧瘠、沙土地、鹽堿地、土層酸化板結重茬耕作有良好的土壤調理、修復改良之功效。
適用作物:果樹類:蘋果、梨、桃、葡萄、大櫻桃、棗、杏、李、柑橘、荔枝、花椒、彌猴桃、核桃等
蔬菜類︰辣椒、茄子、黃花菜、西紅柿、豆角、筍、蔥、姜、蒜、甘藍等及各種瓜果類、中藥材、綠化園林、草坪等
使用方法:基施、穴施、撒施,根據作物種類、需肥特點、土壤性質,適量使用。